-
榆次和太原虽然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但分属于两个地级市有其历史和行政上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城池,而榆次虽然也有较长的历史,但相较于太原来说,其城市形成和发展较晚。
2. "行政划分":在行政划分上,为了便于管理和服务,通常会根据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等因素来划分行政区域。太原作为省会,其行政级别高于榆次,因此形成了两个地级市。
3. "经济发展":太原作为省会,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其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榆次虽然经济发展也较快,但与太原相比仍有差距。
4. "交通因素":虽然两地距离较近,但在交通、通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将两地划分为两个地级市,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5. "行政区划调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这也是榆次和太原分属两个地级市的原因之一。
总之,榆次和太原分属两个地级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行政、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举报 -
首先更正你一下,榆次不是市,是区,是隶属于晋中市的榆次区。
首先咱们看一下晋中市的地图。一共十一个县级划分,榆次区、介休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
以榆次为中心点,榆次往东的这五个县,经济状况明显不如榆次西南方向的这五个县。如果这个一个地形图的话,你会很明显的看出来,东面的县基本上在太行山上,而东南的县还在中间平原地带。榆次是所有县的枢纽。
晋中地区成市较晚,是山西省最后一个撤区成市的。
1950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名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
1951年4月,榆次专区增辖交城、文水、汾阳、孝义、清源、徐沟6县。
1952年6月,又增辖临县、离石、方山、中阳4县。此后,清源、徐沟合并为清徐县;离石、方山合并为离山县;榆次县改设榆次市。
1955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又改称山西省榆次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榆次专区改名晋中专区,设立山西省晋中专员公署,仍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1978年5月,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仍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辖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寿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平定、盂县13县和榆次市。
1983年7月,平定、盂县归属阳泉市辖,榆次市、县合并为榆次市。
1992年2月,介休县改设介休市。
1996年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晋中地区管辖。
1999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榆次市改设榆次区。2000年10月,晋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榆次区是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虽然紧挨的山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太原,但是榆次区暂时还得在晋中,毕竟身后还有十个兄弟县,如果有一天那个兄弟县能达到榆次区现在的规模,或许也就到了榆次和太原合并的时候。
举报 -
举报